2021-12-25 资源下载
2021年12月2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21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5个语种9个组别的比赛,经过5天的角逐圆满落下帷幕。
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经过高校、中学的推荐选拔,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70所中学的500余名教师报名参赛,经过复赛选拔共有121名参赛教师晋级全国总决赛。
本届大赛突破时空的阻隔,首次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全程线上直播,为全国高校和中学多语种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参赛教师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培根铸魂 共襄盛举
12月11日,高校组总决赛开幕式上,外研社常小玲副总编辑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她首先向晋级全国决赛的各位老师表示祝贺,同时感谢各语种评审专家的到来。她谈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回信中,总书记指出,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希望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外语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和推动国际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外语教师是培养外语人才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举办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正是希望为全国高校多语种教师搭建一个开放、共享,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展示平台,使更多老师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交流经验与方法,展现思想与智慧。
外研社副总编辑 常小玲
12月19日,中学组总决赛开幕式上,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研社副社长王勇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他介绍,教学之星大赛此前是面向全国高校教师的一项大型、公益性赛事,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发布后,主办方收到了大量来自中学多语种教师的参赛需求。经过多方调研,2020年5月,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中学德语组比赛启动,正式拉开了全国中学多语种教师课程设计大赛的序幕。2021年大赛在德语组的基础上增设了中学日语组,希望通过中学多语种教师的陆续加入,能够打通中学外语教育和高校外语教育之间的交流通道,加强不同学段多语种教师的相互了解。未来,主办方会继续努力,增设更多语种的比赛,为中学教师提供更具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的交流平台。
外研社副社长 王勇
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评审专家的信任和参赛教师的配合。开幕式上,北京大学赵华敏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学慧教授分别代表高校组和中学组专家评审宣读誓词。她们表示,全体评委将全心全意做好大赛评审工作,在评审中将严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照评分细则,严肃认真、高度负责地履行好评委职责,并接受大家的监督。
清华大学俞洁琼老师、成都外国语学校朱莎老师分别代表高校组和中学组参赛选手发言。她们首先对大赛主办方表示了感谢,分享了备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耕耘的意义,并代表全体教师庄严承诺“遵守大赛规则、尊重评审结果、服从组委会的各项安排”。
回归教学 启智增慧
全国总决赛现场,各组参赛教师通过线上说课、教学展示、专家提问三个环节呈现了一场精彩而卓越的教学盛宴。高校组教师通过目标明确、逻辑清晰、新颖前卫的教学设计将语言文化、知识教学、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深入情境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高水平和高素质;中学组教师以各自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轻松活泼、多元创新的课堂形式进行呈现,充分展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各语种老师们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各语种评审专家也展示了其严谨、公正负责的专业精神。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闭幕式上5个语种9个组别的评审组长分别进行了各组比赛情况的总结,各组专家分别表达了对主办方的感谢,对于全体参赛教师们的整体水平予以了高度认可,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出建议和希望。
专家们表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参赛教师们语言流利、基础扎实,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准确、深刻,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到位,并且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活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理念及核心素养的落实,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时代专业教师的良好素质和最高水平。
高校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思考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学本身,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精讲多练,结合教材和学情,设计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入其中主动学习,从而实现在有限的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灵感的目标。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反思,发扬教学优点,弥补教学缺点,通过教学反思去不断的更新、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中学多语种教师要结合《课标》要求,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基于教材所呈现的语篇,设计富有真实学习意义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机融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通过平时教学中的积累、思考和感悟去提炼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展示手段,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