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

导航
主旨报告(二) |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闭幕(回放通道开启)

2022-03-20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3月20日,群贤云集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圆满闭幕。论坛邀请中宣部领导、教育部领导、教指委与高校领导及高等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发言,全国高校外语教育同仁云端参会,聆听智慧之言、碰撞思维之火、探讨发展之路,成果丰硕。

20日的主旨报告中,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教授,BOSS直聘研究院常濛院长分别从新时代外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外语教材落实课程思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四个方面,提出真知灼见与深刻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作大会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外语担当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蒋洪新教授

新时代外语教育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拥有十分广阔的舞台,担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蒋洪新教授认为,做好乡村外语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体综合素养、开拓思维,更有利于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我国乡村外语教育存在社会认知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硬件条件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需针对不同区域的外语使用和需求状况开展深入调研,思考新时代外语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彰显作为。

掌握可靠详尽的事实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才能科学规划未来外语教育事业发展,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不断探索外语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和新模式:1)构建服务乡村教育的立体格局;2)优化外语教育人才的培育体系;3)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库支撑;4)赋能乡村振兴叙事的国际传播。蒋洪新教授呼吁外语教育同仁永葆初心,奋勇开拓,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为外语教育事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教材入手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

浙江大学副校长 何莲珍教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大学外语教学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丰富育人资源,强化课程育人,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相统一。教材是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教材落实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要求。何莲珍教授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对16个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大学外语教材编写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

此外,何教授指出真正落实课程思政需厘清三个概念:1)课程思政不等于专业课内容的压缩、思政内容的增加。专业是载体,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2)课程思政不等于“课程+思政”。要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形成精细的浸润式隐性教育;3)外语课教师不等于思政课教师。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意识、掌握并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并做到对课程思政的真正认同,才能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 陈法春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陈法春教授详细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开展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外语人当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肩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实现大作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和外国语言文学专业都具有特殊意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提出把中国文化概要、跨文化交际列为专业核心课程,鼓励加深外语类专业学生的中国底色,涵养中国情怀。基于此,陈教授提出外语类专业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能力的七个重要举措:1)巩固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2)锤炼语言转换能力;3)拓展全球视野,强化跨文化能力;4)用好主渠道,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5)用好主渠道,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6)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艺体美劳教育、社会实践各环节;7)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

 

A世代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BOSS直聘研究院 常濛院长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国家发展更需加强年轻一代国际化人力资源开发。关注全球化、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向世界,至关重要。

对企业及年轻一代求职者关于素质型能力的调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语言表达、逻辑能力、通识/常识、集体生活能力是国际化人才最需要具备及提升的通用型职业能力。高等外语教育在教学以及职业素养培育中应做到:1)重视基本能力的培育,包含扎实的语言基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逻辑能力,良好的同理心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这是外语类人才独特且强有力的竞争优势;2)提升课程体系的丰富程度,鼓励语言类专业学生多渠道获取复合型技能,多方式参与实践,以扩宽职业发展口径,服务国家发展需求;3)充分关注学生的情绪认知,深刻理解社交方式的根本改变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推动人才可持续发展;4)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大力发展“职业素养”教育,而非“应聘能力”教育,打造“贯穿型”职业生涯教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作大会总结,阐明了高端论坛响应国家战略、服务教育发展、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梳理了本届论坛的丰硕成果与智慧结晶,阐述了外研社助力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创新探索。目前,外研社已经形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贯穿全局,“专业化教材、数字化生态、国际化评价、精准化服务”四大体系联动的外语教育发展支持方案:“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明确教材使命,大学英语、外语专业各类教材创新理念、构建体系;Unipus高等教育产品体系助力推进外语教育数字化进程;国才考试、VETS考试服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面向院校、教师的精准化服务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会上,外研社发布国际化行业外语(原材料工业英语)石油石化人才培养项目、《2016-2020年中国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发展报告》、《2021英语测评与教学年度报告》、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探索发展新思路,开辟教育新阵地。会上还发布了2022年“教学之星”大赛、“外研社·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定题演讲赛题,以赛事助推师生能力进阶、助力国际人才培养。

赴使命之约、听振铎之声、以创新之力、育时代之星,外研社愿继续与全国外语教师一道,为“理解中国、沟通世界”担当使命、砥砺奋进,为我国外语教育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副主任韩宝成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承载着新的美好期待,每一段旅程的延展都描绘出砥砺奋进的时代风景。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展现出中国高等外语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预示着中国高等外语教育踔厉奋发、笃行致远的广阔未来。这次盛会,是党和国家为外语教育提出命题、指引方向的会议,是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担当使命、共话发展的会议,汇聚多方观点、融合多个视角、展示多维思考,启发外语人立足大局、规划布局,凝心聚力、铸魂育人,做传递中国声音、沟通广阔世界的坚实桥梁。新的一年,让我们迎着时代春风、踏着坚实脚步,再启新程,携手奋进,共赢未来!

 

回放方式

点击查看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直播回放,重温智慧思想,再悟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