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

导航
“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2022-08-10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8月9日—10日,“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顺利举办。本届论坛以“融合•发展”为主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论坛以专家主旨报告、圆桌论坛、新书发布会、教学示范课、经验分享等形式,从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测试评价等方面共研新形势下《指南》精神的深入落实,共探大学日语教学的创新思路。共6000余人次观看了本届论坛直播。

 




开幕式

开幕式环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组组长、北京大学教授赵华敏,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王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昭彦致开幕词。

赵华敏教授指出,大学日语课程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日语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性眼光和国际意识,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赵华敏教授希望本届论坛可以给广大大学日语教师提供交流机会,发挥大学日语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琪教授指出,融合性是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发展性是新文科的动态特征,本届论坛以新文科为背景,以落实《指南》为目标,提出“融合·发展”主题,恰逢其时。王琪教授表示,相信在《指南》指导下,在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下,通过进行学术、教学法的交流研究,可以寻求大学日语教学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常小玲副总编辑强调,近年来大学日语学习者人数迅速攀升,给大学日语教学的师资、课程、教材等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外研社积极应变,研发出版了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标准日语教程》和《新一代大学日语》两套大学日语教材,并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教学支持,相信一定能推动大学日语教学的新发展。

野田昭彦主任表示,近年在高考中选择日语科目的考生越来越多,大学非零起点日语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会继续努力推动大学日语教育的发展。本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将对大学日语教育改革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组组长、北京大学教授赵华敏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王琪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昭彦

开幕式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兼日语部主任杜红坡主持。

 


主旨报告

首先由赵华敏教授围绕“落实《指南》精神,构建高质量大学日语人才培养体系”一题做主旨报告。《指南》指出,大学日语课程应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日语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赵华敏教授从教材建设、教学法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强调,广大教师要利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材,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传统的“学日语”(「日本語を学ぶ」)转变为“用日语学”(「日本語で学ぶ」),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赵华敏教授做主旨报告

王琪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对“落实《指南》精神,推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层级到融合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王琪教授指出,大学日语“融合教育”是为了适应大学日语课堂中不同水平、不同目标、不同风格学生的现状而提出的,实行大学日语“融合教育”符合《指南》的要求,亦可以满足一线实际教学的需要。大学日语教育要融合“师生主体关系”,融合“教学时空”,融合“课程资源”,融合“教学与评价”,融合“语言、文化、思维、素养”,融合“学校、专业、职业、社会”,融合“术业和树人”,最终实现《指南》落地的目标。

 

王琪教授做主旨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峻以“大学日语四六级测试与《指南》精神的落实”为题做第三场主旨报告。杨峻教授解读了《指南》指导下大学生日语能力测试的目标与要求,并从考察目的、考察性质、考试难度等方面介绍了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的基本情况。此外,杨峻教授结合真题,讲解了大学日语四六级的基本题型。她指出,随着考生人数的攀升及考研、考博等升学考试对外语能力要求的变化,学生对开设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的需求愈发增长。面对这一形势,大学日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各院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教研学习的机会。

 

杨峻教授做主旨报告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冈崎眸以“大学日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性质在教材中的落实”为题做主旨报告。冈崎教授指出,非专业、非零起点学生存在学习动机弱、专业多样等多种特征。因而大学日语教学不应仅限于语言学习,而需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就业等可持续发展需求。冈崎教授表示,《新一代大学日语》基于生态语言学理论,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设置各单元学习目标、学习主题等内容,注重教材间及教材内部的联系性,推进日语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冈崎眸教授做主旨报告

最后,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冷丽敏就“大学日语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以赛促教、促学、促发展”做主旨报告。冷丽敏教授从《指南》要求的大学日语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出发,以获奖教师的教案为例,分析了大学日语教师通过参加大赛来研读教材、丰富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教学展示,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要求的“落地”。

 

冷丽敏教授做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

第一场圆桌论坛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吴玲、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崔迎春、西南大学教授彭玉全、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葛睿、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祁福鼎围绕“以《指南》为引领,推动大学日语教学的核心要素融合发展”论题展开交流与分享。该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毛文伟主持。

吴玲教授表示,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师和专业日语的教师一样,肩负着课程思政的使命,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更要以《指南》为引领,加强自身思政育人的意识。崔迎春副教授以本校情况为例,指出一线日语教师要积极参与思政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加入不同教师的团队去完成不同的科研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师生良性互动关系。彭玉全教授指出,要在大学日语课堂中实现课程思政,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素养,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最后教师要积极了解、不断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师生关系方面,彭教授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而非主导者,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葛睿副教授鼓励广大日语教师多参加课程思政相关的比赛、活动,以提升自身参与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并指出教师要在课堂中要设定素质目标和价值目标,润物细无声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后的高校教育,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祁福鼎教授分享了大学日语课程思政建设“5+5”的方案。祁教授表示,该方案从宏观设计层面可以解决意识问题、方法问题、学时问题、方法问题等,从方法层面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提升其思辨能力。祁教授还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例,对“师生主体融合”这一的新观点、新思路发表了观点,并指出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和主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在课堂上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左上起:崔迎春副教授、毛文伟教授、祁福鼎教授、吴玲教授、彭玉全教授、葛睿副教授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常晓宏、清华大学副教授陈爱阳、南京大学教师庄倩、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张元卉、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邵琳、西南石油大学教师郝晓曦围绕“落实《指南》精神,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模式”一题展开深入探讨。该环节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文丽主持。

郝晓曦老师结合教学经验,从语言运用提高、四六级备考等阶段回应了在学生人数较多情况下,如何提高非零基础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问题。邵琳副教授以医学专业学生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小班化大学日语教学,表示大学日语教师要转换角色,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陈爱阳副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二外日语课堂的开设特色,分享了本校大学日语课堂的学生学情、助教制度等。张元卉副教授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学日语课程开设情况变更,强调教师要不畏困难,主动创建慕课、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改变评价比例,落实过程性评价要求。常晓宏副教授说明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零起点及非零起点大学日语课堂的基本情况,并强调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方能促进学生从“学日语”向“用日语”转变。庄倩老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阐述了大学日语教学思想,表示大学日语教师要了解学生诉求,组织课前策略培训,明确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左上起:张元卉副教授、邵琳副教授、陈爱阳副教授、张文丽教授、庄倩老师、郝晓曦老师、常晓宏副教授

新书发布会

在本届论坛上,还举办了外研社《新标准日语教程》《新一代大学日语》两套适用于大学日语课程的教材新书发布会。赵华敏教授、冯峰教授、王琪教授、杜红坡主任出席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新一代大学日语》总主编赵华敏教授表示,《新一代大学日语》以《指南》为指导,由中日专家共同编写,适合有一定日语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新标准日语教程》总主编冯峰教授表示,《新标准日语教程》是以零起点学生为对象开发的大学日语课程教材,该教材课程内容设计安排合理,方便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此外,冯峰教授指出该套教材注重思政融合,落实《指南》要求,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布会后,两位总主编为参会代表教师赠书。

 

《新标准日语教程》《新一代大学日语》新书发布会

 

向现场参会教师赠书

新书发布会结束后,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日语部编辑庞梦溦对外研社在“《指南》指导下的大学日语教学资源建设”做了详细介绍。庞梦溦编辑阐述了《新标准日语教程》《新一代大学日语》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选材、板块设计等基本情况,强调两本教材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外研社围绕两套教材,建设了音频、课件、微课、试题等多种教学资源,并将组织研修、赛事、培训等多种特色活动,促进大学日语教学发展,为大学日语教学保驾护航。

 

庞梦溦编辑做专题分享

教学示范课

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单文垠以《新一代大学日语第一册》第3课「ファッションのシェアリングエコノミー」为例开展了一堂教学示范课。单文垠副教授围绕单元整体目标、本课的内容学习目标、本课的语言学习目标、内容与语言教学的输出任务、课程思政五个方面展开课堂内容,特别强调了《新一代大学日语》单元与单元、课与课之间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从编者和大学日语教师两个角度对《新一代大学日语》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示范性解读和剖析。

 

单文垠副教授做教学示范课

经验分享

2021年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日语组一等奖获奖者郝晓曦老师以“在学习中成长——大学日语教学实践思考”为题做了经验分享。郝晓曦老师首先阐释了“用教材教和学,而不是学教材”“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学理念,并分享了去年参加“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日语组的备赛经历,结合学生和教师两方阐述了其在大学日语教学上的思考。

 

郝晓曦老师做经验分享

2021年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日语组优秀奖获奖者、西安石油大学教师陈旭围绕“从教学反思的角度看大学日语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之星’大赛带来的思考”向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验。陈旭老师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和参加“教学之星”大赛的经历,分析了非零起点大学日语学生在用教材、学习专业课、求职、考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推进课外实践和学科竞赛等手段,让学生向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转变。

 

陈旭老师做经验分享

闭幕式

闭幕式环节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名誉会长、洛阳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铁桥致辞。王铁桥教授表示,参加本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的专家和教师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了积极的分享和热烈的讨论,这对于《指南》的落实、构建高层次大学日语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大学日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教学中的融合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至此,“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名誉会长、洛阳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铁桥



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本届论坛会期由冷丽敏教授、王琪教授、杨峻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