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

导航
2025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非通用语种线上培训举行开班仪式

2025-11-04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11月4日下午,2025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非通用语种线上培训项目举办开班仪式。本期培训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语合中心志愿者管理处处长张科、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邹皛白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张科在致辞中强调,外语学习不仅是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更是志愿者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她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语合中心组织非通用语种培训的重要意义:一是知己知彼,搭建语言互通之桥;二是相亲相交,搭建理解互信之桥;三是讲好故事,搭建文明互鉴之桥。她对参与培训的志愿者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以致用,积极融入当地文化;目光长远,将语言学习与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最后,她感谢外研社对项目的精心筹备以及教师团队的专业支持,并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
 

邹皛白在发言中回顾了外研社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并表达了对本次培训的期待与信心。她指出,外研社已连续四年承办该项目,累计开设了10个语种的培训课程。今年,外研社将继续发挥多语种资源优势,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并新增蒙古语课程以满足实际需求。她强调,项目将始终秉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聚焦志愿者在海外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挑战,助力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她希望志愿者们在专业教师团队的指导下,扎实提升外语能力,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师王晶代表授课教师团队发言。她表示,教师团队在项目前期进行了充分调研与精心筹备,将以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节奏和专业的素养,引领学员高效学习、稳步成长。蒙古国阿姆吉拉特学校志愿者教师李爱玲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提到,语言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掌握赴任国当地语言对于开展中文教学、融入当地社会至关重要。她号召全体学员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努力成长为传播中文、促进友谊的文化使者。

语合中心志愿者管理处项目主管来永梅,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周朝虹、培训业务部主任张瑜芳,各语种授课专家代表和学员代表共同出席开班仪式。
 

为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新阶段,推动各地区中文教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缓解非通用语种师资短缺问题,语合中心自2022年起携手我社实施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非通用语种培训项目,为千余名志愿者教师提供语言支持。本年度培训为期4个月,开设阿拉伯语、俄语、韩国语、老挝语、蒙古语、泰语、意大利语共7个语种的零基础或进阶培训,旨在帮助600余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提升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学成效提升,促进中外民心相通与文化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