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
2020全国中学德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习班暨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中学德语组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资源下载
2020-08-07 资源下载
2020年8月7日,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中学德语教学联盟协办的“2020全国中学德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习班暨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中学德语组启动仪式”顺利落下帷幕。来自全国160余位德语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习班。
同济大学黄克琴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鲁新教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中国)副院长杨士鹏先生、天津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德语系胡峰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璐老师、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唐婕老师等主讲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崔岚社长回顾了中学德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外研社近些年为中学德语教学的发展所举办的教学研讨会及学生竞赛。崔岚社长还介绍了未来外研社为中学德语教学的发展所做的规划。最后崔岚社长代表代表分中心、外研社向与会的专家及老师们的信任和参与表示了感谢,同时预祝此次研习班及“教学之星”大赛中学德语组启动仪式圆满成功。
崔岚社长的致辞之后是歌德学院副院长杨士鹏先生带来的主题报告《歌德学院德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杨士鹏先生在报告中回顾了歌德学院在中国与合作伙伴共同举办的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即将举办的线上教师培训,同时介绍了歌德学院目前在中国的各个语言中心的情况。
接下来是杨鲁新教授的《外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主旨报告。杨教授从教师的作用、语言学习观、学术语言能力、课程设计的原则等方面介绍了外语教师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如何设计一堂适合学生的外语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杨教授为德语教师们介绍了一堂成功的英语课的实例。并且点评了示例的课程设计亮点及设计思路以及特色,为德语教师们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更多可操作的建议。
天津外国语大学胡峰副教授带来的主题报告是《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及教学模式探究》。胡峰老师在报告中阐述了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思想的产生背景、外语教学理念内核、宏观教学原则与微观教学原则,并且为参会教师总结了德语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课程“导入”的建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