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资源下载
2019-04-21 资源下载
4月20日上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拉开帷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次论坛以“使命与举措”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绿树成荫,环境宜人的西南大学,共同探讨高等学校日语教育实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
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周异夫教授、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崔岚女士、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高桥耕一郎先生分别在开幕式中致辞。
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周异夫教授
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崔岚女士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高桥耕一郎先生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周异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教授、南山大学镰田修教授围绕会议主题作主旨报告。
修刚:新时代中国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举措
修刚教授在报告中指明了目前日语专业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日语专业必须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摆脱单一化,打破趋同化的同时积极应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提出教师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继承与创新。
周异夫:新时代日语专业教师的使命与“金课”建设
周异夫教授首先解读了外语类“国标”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以及知识要求。并进一步解释了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内涵,即: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中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体现个性化并具有探究性。
王向远:新时代跨学科视域下的高校日语教学与科研
王向远教授首先强调了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对人才培养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外语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建议外语专业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打破固有局限,放宽眼界,将专业外语学科的研究放在人文学科的大背景下,利用好外语学习的优势,寻找新的研究视点。
镰田修:OPIの魅力とインパクト―面接による直接的会話能力の測定とその教育の意味
镰田修教授在论坛中向大家介绍了通过一对一面试的方式对日语学习者的口头表述能力进行直接测试的OPI测试法。通过具体实例展现了该方法可以展现学习者在一定场合下的真实能力。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促进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该方法对日语学习者个人及社会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
圆桌论坛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一平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副主任委员许宗华教授、宋协毅教授、王军哲教授、邱鸣教授、刘利国教授共七位专家就目前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法以及“国标”出台后实际执行情况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与参会学者进行了互动答疑,倾听了一线日语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与困惑,进一步明确了当下日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一平教授
许宗华教授在论坛中提出在“分类卓越”的理念中要最先落实“因材施教”的观点。应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研发新的教学资源,例如新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现如今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和思想基础,因此推出能够克服同质化,满足分类卓越的系列教材是十分重要的。
宋协毅教授强调了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分享了大连大学“以本为本”的日语教学理念。并强调应该重视教学,把专业做好做强,使学生在专业上具有优势,具备良好的人文涵养,是教学之根本。
王军哲教授提出在国标颁布之后,应思考如何做好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内部管理等问题。在大的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好国际化的人才、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颁布之后如何进行本科教育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日语人才,推动中日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修刚教授指出在日语学习中,人文素养是学生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侧重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同质化,做出特色。
邱鸣教授指出当今日语专业正面临着较大压力和挑战,回归本科教育要回归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在学科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注重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变革的时期中不应全盘否定或一蹴而就,应有所取舍,注重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回归大学的探究式和思辨式学习。
刘利国教授在参与国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辨和研究能力。分享了大连外国语大学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在本科教学中导入导师制培养的举措,有针对性的“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回归本科教学。
徐一平教授最后总结道:面对新时代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既要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也要尊重自己的学科底蕴和历史,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新时期的巨大挑战,日语教育者应有愚公之志,保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果敢决断的勇气,步履不停,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专题报告一 国标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于飞教授从认知科学视域反思外语学习的相关问题。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语言处理能力为例,展现语言信息在脑内存在的模式及语言运用过程中语言信息的运动途径。进一步引出外语学习要解决的语言知识信息的存储及提取两个问题。
于卫红副教授介绍并分享了内蒙古大学日语系通过专业高年级阶段分方向开设课程、开设蒙日语言文学课程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推行中日教师协作以及联合培养的国际化办学方式,增加国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等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
周艳红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上海海洋大学日语专业的办学历程,教学特色。并分享了在“国标”背景下,上海海洋大学日语专业2018年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和成果,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以及如何进行专业课程的创新和实践等内容。
本场专题报告的最后环节由外研社日语部杜红坡主任以“新经典日本语”系列教材为例,介绍了外研社以教材为核心,开发了系统化、体系化的教学辅助资源,支持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打造精品赛事与研修活动,全面助力新时代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专题报告二 新时代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暨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副院长杨晓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徐滔副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罗米良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杨晓辉教授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何为亚洲校园以及亚洲校园的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最后提出了关于亚洲校园项目的几点思考,表明了在新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需要打破人文交流与专业培养的通道,探索出一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道路的观点。
徐滔副教授在报告中从为何创新和如何创新两方面出发,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和创新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含金量,同时积极开拓复语复合型专业,培养多元化复语复合型人才。
罗米良副教授围绕“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评”三个方面,探讨“教-学-评”模式转变的可行性。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现教师从“教授”角色向“引导员”角色的转变,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鼓励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方案。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李运博教授担任论坛主持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陈百海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外国语大学毋育新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刘晓芳教授,以及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山东分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李光贞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西南分会会长、西南民族大学马永平教授,教指委日语分委会委员、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围绕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创新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天津外国语大学李运博教授
吴光辉教授提出要贯通课内课外,打通学科,培养高端综合型人才,进行全才教育的观点。指出了当下教学评估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了“日语+”对本科低年级和高年级课程的影响。
马永平教授指出日语学科的改变应关注新文科建设。文化的魅力助力新文科建设,日语学科是新文科的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李俄宪教授分享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部的指导方针下的实施的具体培养举措。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讲述学生培养的成效。
陈百海教授提出了由于地域和条件等原因,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西、南、北要因地制宜,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扎实做好教学工作,让学生务实学好专业知识。
毋育新教授指出地方普通院校在教学上的困境。为改善相关困境,西安外国语注重一流专业的建设,日语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利用一流专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质量。
李光贞教授谈到山东师范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师范院校虽然面临专业削减的生存压力,但仍然注重打造”金课”,实行“双万计划”,根据“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紧跟教育部文件精神,精准立项,积极做出改变。
刘晓芳教授认为在日语教育中,不变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日语专业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教学进度的完成与教务处系统的管理,教材的选择及课程间的关联性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评估老师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使教学改革发挥真正的作用。
李运博教授最后总结道:日语专业教育改革对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倒逼的势态。日语专业建设可以考虑结合地域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区域优势,这是日语专业改革的出口之一。日语教师应有改革意识和危机意识,找准目标,积极努力地应该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本届论坛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承宇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编委会副主任薛豹主持,专题论坛一由西南大学日语系主任彭玉全主持,专题报告二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主任黄芳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二开场由吉林大学胡建军教授主持。
在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中,日语教育界的学者们碰撞智慧,深入交流,共话新时代高等日语教育新使命,共商日语人才培养新举措。
闭幕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高度评价了本届论坛的举办意义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第五届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的举办应时应势,在日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日语教育工作者要打开视野,积极应对新时代的变化与需求,聚智聚力,继续推动中国日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