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资讯
2020-07-15 资源下载
2020年7月15日,“2020年全国高校西班牙语高年级课程研讨会”进入到第三日。当日,西安外国语大学陶玉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曹羽菲副教授分别以中国旅游与文化课程和语言学导论课程为例,进行了以“高校西班牙语高年级课程的教学思路与课堂实践”为主题的分享与教学展示。
中国旅游与文化课程
陶玉平教授从旅游的种类与内涵讲起。陶老师认为,中国的旅游资源决定了其文化属性,旅游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主要为历史文化因素、自然风光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西班牙语入境团队的旅游线路主要有以下三组:传统的“北京—西安—上海—桂林—广州”线,由其派生而出的“苏州—杭州—洛阳—南京—香港”线和较为冷门的“西藏—敦煌—长江三峡”线。这三条线路均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随后,陶老师分享了《中国旅游与文化教程》一书的整体构思。本书共20章,预计为一学期授课量,内容涉及中国文化中与旅游相关的各个方面,每章由概述和两个景点实例构成,并配有课后思考题和推荐景点。此外,陶老师还对中国旅游与文化课程的授课模式给出了建议:课前组织学生对相关主题进行预习;课堂以文化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当地同类景点展开教学;课后让学生根据思考题找出兴趣点,查阅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人们对于医院和医护人员又增添了一份敬意。因此陶老师选取了《中国旅游与文化教程》的第14单元——中医药来进行本次的教学示范。首先,陶老师带大家回顾了中医药千百年以来的发展与变革,指出中国文明传承至今,中医药功不可没。陶老师对中医药与道家的渊源进行了概述,同时以“天下药房两家半”为例说明了其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医药的影响。此外,中国历史上众多医学典籍和千古名医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千年之后为青蒿素的发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灵感。概述之后,陶老师讲授了本单元的两个实例:前述的“天下药房两家半”——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以及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针灸、艾灸和足疗。
陶老师也同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首先,要身体力行地热爱旅游,亲自去实地感受和体会;其次,要知己知彼,不仅了解自己的文化,也要了解外部的文化,并建议大家通过中国文学、影视作品的西译版去了解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最后,在授课中,要避免学生完全掌握和完全陌生的信息,多从学生似知非知的信息点进行切入。
最后,参会教师就中国旅游与文化课程教学中发现的疑惑与陶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有的老师苦于不知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此,陶老师建议,一方面可以进行传统的随堂检测,另一方面,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进入实地进行实习,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一些老师的疑问在于,当前信息化和AI智能的迅速发展是否给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陶老师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本门课程而言还是对旅游行业而言都是极大的促进,年轻教师们应借东风之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陶玉平教授的分享结束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曹羽菲副教授就语言学导论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的分享。
语言学导论课程
曹羽菲副教授首先对语言学导论课程进行了概述。随后建议,教师在接到授课任务时不要急于备课,要先对课程属性、教学目的、环节设置等形成透彻认知。在此曹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个思考的出发点:第一是课程与学科的关系,要明确该课程是技能课还是学科知识课,据此来决定自己今后的教学方法;第二是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教师务必亲自对教材进行调研,拿到教材后首先浏览前言,了解编者的编写理念;第三则是课程与课堂的关系,教室布置、授课语言、教辅材料等细节问题,应当建立在前两点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在对课程形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对细枝末节进行完善,为课程的教学锦上添花。
而后,曹老师简要介绍了《语言学导论》这部教材,并分享了教材中的三大特色。第一个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部分曹老师在编写时借鉴了西哥特王朝第一本拉丁语百科全书的编写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操部分则通过文献选段呈现,每单元中实操部分均占一半以上的内容量。第二个特色是各个板块层层递进,概念先行,阅读与练习随后,重点术语均在行文中有所标注,全书的最后还设有总词汇表。第三个特色是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相结合,曹老师在编写时参考了大量西班牙语国家的语言学专著及教材,力求将国际上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传递给读者,并选取了众多与汉西对比相关的话题,旨在契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西语语言学教材。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曹老师结合《语言学导论》一书,根据一般高校教学周的设置,分享了课程进度的建议,并以该书第3单元——语音音位学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展示。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安排后,曹老师用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别来引入第一部分的概念讲解,这一部分将逐次讲解语音学的分类、元音、辅音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阅读与比较,在这一部分中,曹老师用汉语和西班牙语塞辅音的区别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另设置了中国学生塞辅音的发音问题和改进方案为阅读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第三部分为实操板块,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认识两种音标并进行标音。曹老师建议学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自动标音器先了解文本所对应的音标,而后再着手进行操练。
最后,曹老师就语言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同参会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有老师发问,本门课程的期中、期末评估应如何操作。曹老师的看法是,在考卷中不宜设置理论相关的填空题,可以选择开放性的主观题,再搭配小作业、小项目等,激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心得。另有老师问道,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教师单方面输出的情况。对此,曹老师建议,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课前阅读教材中的文献选段,课堂上教师再进行指导。与泛读课不同,本门课程中的阅读目的不在于理解文意,而在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这方面教师仍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启发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就概念讲解与学生进行互动,如课上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则可以设置口头汇报、幻灯片展示等课下活动,下一节课再进行点评、交流。
两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西葡意语部李丹主任详细介绍了本次研讨会所涉教材——“新经典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高年级系列教材”的出版情况和出版进度,并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作者和多元化的选题能够加入到该系列教材的编写中,为国内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发展、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郑书九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郑老师对五位讲师的无私分享、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以及外研社的悉心组织表达了谢意,并盼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老师把研讨会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郑老师也会一如既往地在幕后关注研讨会的发展。最后郑老师希望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能够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未来成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
至此,2020年全国高校西班牙语高年级课程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的400余名教师参与,与会专家、教师均对会议成果做出高度评价。特殊时期,云端相见。共盼余年,与君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