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0
资源下载

4月20日,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支持,重庆市第三十二中学校承办的“2019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研讨会”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53所中学的百余位校领导、学科负责人和教师参加了会议。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研社副总编辑王勇先生,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副院长黄进财教授,教育学院吴妍教授,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市场部主任王正妍女士,重庆市第三十二中学校李龙均校长出席了开幕式。
随着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英语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公布,基础教育阶段外语学科所覆盖的语种由原来的三个(英语、日语、俄语)增至六个(新增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多语言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多语种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有效回应中学在多语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次研讨会融合了专家报告、教学观摩、专题交流和实践分享,会间还安排了中学生进行多语种教学成果展示,形式丰富的内容设计,让与会的老师们收获颇丰。
助力中学多语种学科建设 开创里程碑式研讨盛会
王勇先生代表全国基础外语研究培训中心致欢迎辞,他谈到本次研讨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2018年10月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宣布成立,在各校的支持和关注下,本次会议是分中心成立后召开的首次研讨;第二,研讨会有来自全国50多所学校和机构的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参会,在众多的学校中有很多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学在积极关注多语种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课标的颁布是息息相关的,对于在全国基础外语教育阶段一直耕耘的全国基础外语教育培训中心和外研社来说,更具责任、使命和意义。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理事长 王勇
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副院长黄进财教授表示,中学多语种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与高校人才输送和国家政策有效衔接,也需要高校给予中学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2018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成立了教育学院,未来会更多地参与到本市乃至全国的基础阶段多语种教育教学工作来,与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和外研社一起,共同为基础阶段多语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实践,不断努力。
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副院长 黄进财教授
重庆市第三十二中学校李龙均校长表示,学校非常高兴能够成功申请承办本届研讨会,他谈到国际化一直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学校响应国家号召,2018年积极开设了日语高考、选修和兴趣三种课型,未来学校还会继续建设其他多语种学科,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多语种人才。
重庆市第三十二中学校校长 李龙均
2018年10月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在北京成立,2019年会员单位校准入机制开放,经过审核,首批31所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校及公办学校成为分中心会员单位校。
会员单位校证书颁发仪式
秘书处王正妍老师就分中心成立的背景、宗旨、会员校责任、义务及权益进行了深入解读,未来分中心将会在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支持、教学资源、教育培训、合作与交流以及多语种学生文化素养活动等方面予以会员校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秘书处 王正妍
打破中学多语种教学瓶颈 深入剖析新课标政策内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晓敏教授将国家教育的核心目标、外语战略政策和中学多语种教学的实际相结合,阐述了中学多语言教育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思路,强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学习多一门语言的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窗户,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她还建议学校在语言种类的选择上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特点相结合,鼓励中学与大学积极交流和合作,实现中学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杨晓敏教授
林洪教授结合新课标的研制,阐释了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开设的现状与发展情况,指出日语学科育人的根本要求,提出中学多语种人才的培养、多语种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国民素养;在谈到现阶段学校多语种教学的现状时,他期待学校能够设计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与评价、测试多元化;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要以主题为引领、情境为依托、语篇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