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

导航
时代强音 百年回响 ——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发展高端论坛专题研讨

2021-06-10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外语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暨《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新书发布会于6月10日在京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辞,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刘利民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科研处梅红处长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外语教育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脉搏、与人民共相依的发展历程,总结百年来中国外语教育率先发出改革开放先声、及时发出民族复兴强音和持续发出人类命运回响的历史贡献,激发外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未来外语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论坛上隆重发布了《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一书。多位为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参加专题研讨并做精彩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一书的出版,他们的发言从不同维度、不同语种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外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对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创新献言献策、贡献智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王定华教授


  王定华书记对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本书的撰写表示感谢。他指出,《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外语人通过对中国外语教育百年发展的回顾,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表达了对党的伟大成就的庆祝。《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术思想的聚汇、外语故事的荟萃,表达了全国外语人的心声,传递了深刻的道理。王书记表示,在未来发展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与全国外语界同仁一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使命和担当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邹渝教授


  邹渝书记从外国语大学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外国语大学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重镇”,需要立足“建党100周年”的历史高度,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准确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新格局,从而更好地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处理好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关系;第二,处理好特色办学与协同育人的关系;第三,处理好本土化办学与全球化办学的关系。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白黎教授


  白黎书记讲述了西安外国语大学始终秉承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动人故事。建校初期,王敦瑛教授、张治平教授等西外人在爱国奉献精神的感召下,赤心向党、接续奋斗,为国家外语教育事业献出毕生心血。进入新时代,学校发起成立“西部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积极为西部地区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学校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地域优势,建成21个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与国家语种专业,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 岑楚兰教授


  岑楚兰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回顾了中国的西班牙语专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110名来自拉丁美洲的代表前来参会。周恩来总理指示开办为期两周的西班牙语突击训练班。班上的学生经过高强度的学习,顺利通过考试,成功接待了110名来自拉美的代表。69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有近10万人掌握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数万人。在党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中国的西班牙语教育蒸蒸日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北京大学 胡壮麟教授


  胡壮麟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外语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党对语言人才的重点培养,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方语文》(后更名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的创办,再到改革开放前后党的“派出去,请进来”政策等,无不体现了党对外语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回顾往昔,展望未来,胡壮麟教授希望外语教育工作者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外语教育事业,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各大院校就外语教育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新一代杰出外语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 胡文仲教授


  胡文仲教授分析了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工作人员任职情况,提出国际组织中中国人才的任职比例,直接关乎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除了掌握外语,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政治立场坚定,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能力,善于团队合作。胡教授提出,国际公务员的培养途径主要有:第一,遴选优秀毕业生,培养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外语人才;第二,成立课题组,吸收具有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专家,系统研究如何培养国际公务员,并规划完整的培养路径。


北京大学 李明滨教授


  李明滨教授作为中国俄语教学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回顾了任教近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俄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总结了俄语教学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当今时势,李教授指出,学校和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给予学生引导,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方针,鼓励学生努力成为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俄语专业人才。他强调,外语教学要注重“读古”,培养学生从人文历史中深刻把握国家文化的习惯,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推进中俄两国之间的深入交流。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郭太研究员


  郭太研究员分享了近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服务党和国家对外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第一,依托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充分发挥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研究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中央文献译介的方法和途径,为党和国家培养重要文献对外翻译博士人才。第二,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在对外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贡献。第三,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积极开展全球抗疫公益宣传活动,建立应急外语服务体系,为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贡献力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沈志英教授


  沈志英教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斯瓦希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受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始建立亚洲、非洲的民族语言教学体系。沈教授分享了担任我国与非洲国家国事活动斯语翻译的动人故事,强调斯瓦希里语在我国外交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她希望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总结、改革和发展,以后浪的姿态勇立于时代潮头,不忘初心,踏浪前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质量、高水平外语人才。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外国语学院院长 宁琦教授


  宁琦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外语学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成长与发展史。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宁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外语教育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融,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面向未来,北大外语人将携手全国同行,借助对世界多元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充分理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在各个领域展现中国风采、贡献中国智慧。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何宁教授


  何宁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程。南大始终坚持教学为本,推进外语专业教育,积极开展外语教学研究与改革。在内涵发展方面,注重提升专业师资队伍,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何教授认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是为了服务国家,助力经济文化建设。南大外语专业始终秉承对党忠诚、服务国家的教育宗旨,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南大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国家发展战略,突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色,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流的外语人才和外语专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 殷桐生教授


  殷桐生教授指出,党和国家对外语教育的领导是外语教育取得成功的最大保障。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期许:第一,要办成社会主义的外国语大学,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第二,教学改革要注重创新和质量,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第三,外语教学一定要争取话语权,形成一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外语教学模式。第四,外语教育要迅速适应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从中国文化、中国外交、中国经济等方面着手,逐步铺开,广而推之,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 刘曙雄教授


  刘曙雄教授回顾了我国外语非通用语种教育事业的发展史。我国外语非通用语种教育事业起步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刘教授着重介绍了非通用语种蓬勃发展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196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非通用语种教育和人才培养在这一时期取得稳步、全面发展。第二个时期是2000—2012年。这一时期,教育部批准设立一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非通用语种特色语种建设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在这一时期取得显著成效。第三个时期是2013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非通用语种教育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秋芳教授


  文秋芳教授祝贺了《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一书的顺利出版。她认为,外研社出版的中国外语教育三部曲是外语教育者学习中国外语发展史的好材料,也是激励中国外语人继续奋勇向前的强音。回顾中国百年外语教育史,文教授强调:第一,外语教育的政治属性十分重要,外语应为国家发展、为人民幸福、为世界和平服务。第二,党的外语教育方针充满了战略性和计划性,党中央和国家始终将外语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外语人才培养。第三,外语教育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于外语人才培养全过程。第四,外语教育应肩负起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使命,促进文化双向交流,做世界文化交流的先锋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王文斌教授


  王文斌教授充分肯定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展望中国外语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王教授提出:第一,研究西方外语教育理论的同时,应当立足中国实际,使国外理论服务国内学术发展,使我们自己的理论在国际学界有一席之地。第二,应当研究外语教育的共性和中国外语教育的个性,办好中国的外语教育。第三,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切实抓好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第四,要改变英语教育“独霸天下”的局面,外语教育不仅仅是英语教育,也是多语种的外语教育。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名誉社长 李朋义编审


  李朋义编审总结了《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一书出版的重大意义:第一,体现了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主编和作者精心构思,潜心编写,既有教育家的素养,也有政治家的情怀。第二,体现了党领导下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论证了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性。第三,充分体现了党的出版方针的正确性。出版者应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出版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做好外语教育出版的相关工作。


  专题研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主持。


  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暨《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新书发布会在与会嘉宾的智慧之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举行,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的出版和本次论坛的举行必将激励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外语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